10月9日下午两点半,于722心理活动室内,社科部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范芃主任率先垂范,详细汇报了心理健康社会普及基地建设的最新进展,并针对各功能区域的规划,引领每位教师各抒己见,碰撞思维火花。
对于心理认知区,教师们一致认为,该区域应成为心理科普的重要阵地,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心理知识宣传栏,让学生轻松获取各类心理知识。减压放松区则计划充分利用社科部的艺术资源,通过演奏乐器、心灵绘画、茶艺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的熏陶。而测试探索区,则将通过心理量表的介绍和情绪反馈仪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实现心理测评的普及。
随后,各课程组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集体备课。医学伦理课程组以新生班的《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问题。郝军燕教授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她强调在医学伦理学教学实践中,应以案例和问题为基石,以探究环节为主要教学过程,构建一种“以案例为基础、问题为导向、探究为任务”的常态化交往式教学路径。这种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启发他们多角度积极思考,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端正医学价值观,从而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可度的同时,提高教学成效。
心理课程组则聚焦新生班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围绕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展开了别具一格的课程思政元素讨论。教师们纷纷提出了自我成长、人际合作、工作中的心流带来的情绪支持等关键元素,并计划结合新生的学情进行巧妙融入,以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组则紧密围绕学生兴趣点,将动手实践与理论学习巧妙结合。他们计划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上课效率。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备课老师们提出了通过日常劳动任务的分配与完成,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勤与成就,从而深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此外,他们还计划引入劳动模范事迹分享,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此次备课为打造生动、实用的劳动教育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本次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为社科部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通过深入讨论,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社会普及基地的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同时也为各门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想法和策略。此次活动不仅为打造生动、实用的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有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茆悠悠 供稿 摄影)